欢迎您进入玉树文明网 今天是
  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
 
首 页 | 文明玉树 | 文明创建 | 玉树好人 | 五星级文明户 | 志愿服务 | 通知公告 | 文明风采 | 资料中心
中国教育报:震后九年,玉树教育实现“三级跳”
来源: 玉树州文明办
发布时间: 2019-04-22 16:15:46
编辑: 玉宣

  玉树文明网讯  “今天我们学的是‘新的生命’。”4月19日,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红旗小学四年级学生林景轩告诉记者。在专门为科学课设计的教室里,他和五六名同学围坐一桌,拿着老师发的花生、烧杯、放大镜,正在探究一粒种子如何萌发。

  很难想象,这些与玉树“4·14”地震几乎同龄的孩子,生活的地方曾经历过生命的湮灭和重生。

  9年前的那个4月,山崩地裂,家园倾覆。9年后的今天,当记者再次来到这片土地,见证了大自然的力量与人类力量的叠加,感受到玉树人坚强不屈努力脱贫攻坚的精神。

   玉树市鸟瞰图

  教育代表着未来和希望。玉树州教育局局长吉洛告诉记者,玉树用9年时间,实现了教育跨越式发展。

  “地震前,玉树只有4所幼儿园,在园幼儿几百人。现在,全州投入使用的幼儿园有135所,1.8万多名幼儿入园。仅去年一年,就新建19所幼儿园,新增5000个学位。”

  “义务教育阶段,我们的教学质量有了显著提升。初三毕业生成绩逐年上升,中考平均成绩提高近100分。高中阶段,过去玉树只有两所普通高中,每年招生不到2000人。近年来,我们恢复和新建了4所高中。通过4年努力,玉树州普通高中学生由3000多人增加到1万多人,中职学生由2000人增加到近6000人。”谈到震后9年教育的变化,吉洛如数家珍。

   资料图

  作为教育脱贫攻坚的一项重任,玉树州高度重视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,去年对全州所有7—15岁人口的户籍和学籍进行比对,州、县、乡、村层层落实,2018年劝返率达到97.3%,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%,从全省倒数一跃成为全省先进。

  “职教一人,脱贫一家”。在玉树州八一职业技术学校,记者看到,这里有仿照银行、幼儿园、酒店、汽修车间等建立的多个实训基地。据校长孙刚凝介绍,学校根据玉树经济发展的需求,开设了学前、护理、服装、工艺美术等20多个专业,吸引力不断提高,去年招生人数增加了300多人。

  正在学习制作藏靴的服装专业二年级学生次成告诉记者:“一双成品藏靴能卖到1000多元,而一件藏袍的手工费就有5000元。毕业后,打算自己开店。”这堂课的教师更尕安加是学校专门聘请来的传统藏族服饰制作大师。

  在手工和美术实训室,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更求尼玛和同学们练习手工制作,他用纸折出的高跟鞋活灵活现。更求尼玛说,现在县里、乡里都办起了幼儿园,毕业了打算回家乡当一名“男幼师”。

  “感恩奋进”是玉树人常说的话语。从灾后重建到内涵质量提升,教育的跨越式发展离不开各地的支持。吉洛说:“教育部连续9年向玉树选派援青干部,北京市教育系统对口支援19人次,再加上青海省和本地干部,多方力量拧成一股绳,助推玉树教育进入新的阶段。”

  在教育部的支持下,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共向玉树捐赠2200多万元,用于支持玉树州教育基础设施建设、资助地震极重灾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以及抗击雪灾等方面。

  在90%学生是农牧民子女的红旗小学,由援青干部协调捐建的未来教室里,教师可以进行北京、西宁、玉树三地的同课异构教研。

  北京市投入2000万元建设的玉树州第四民族中学已投入使用。

  近4年来,赴北京、上海、广东、辽宁、江苏“异地班”就读的学生从几百人增加到6000多人。“新校园会有的,新家园会有的。”在玉树地震遗址纪念馆,讲解员更求毛措带领参观者驻足在一块震后复课的黑板前动情地说,“现在,一切变成了现实。”她告诉记者,自己就是这一切的亲身经历者。经过异地学习的更求毛措考上了大学,毕业后又回到玉树。她说:“同学们大多选择回来,我们得到过帮助,现在要用自己的双手把家乡建设得更美好。”

相关新闻↓
    [ 返回首页 ] [ 打印 ] [ 留言系统 ] [ 关闭窗口 ]
   
主办:玉树州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 联系电话:0976—8818753